德国幼儿园老师的三句话,真心戳到了我
德国幼儿园有个传统,娃每长大一岁,老师就和家长做一次1对1谈话,聊聊娃这一年来的发展情况。
每年和老师聊完,我的小本本上都会多一大堆写作素材,灵感可以装满一卡车。
今天先从卡车上卸货一小部分,读完了你也会感叹,德国幼儿园老师才是育儿大V本人!
先和你们讲个小故事。
从前有一只小猴子,某天早上起来心情特别差,阳光太好,天空太蓝,香蕉太甜,一切都不对劲儿。
于是,小猴子的朋友们绞尽脑汁,想各种办法让他心情好起来。(此处省略800字)
因为大家都觉得,阳光明媚,天空湛蓝,如此美好的一天,你怎么能心情不好呢?
小猴子不想承认自己心情不好,于是努力挤出笑,假装出一副快乐的样子。
而这让他更加痛苦了。
小猴子终于明白过来,我不需要做任何事让自己心情变好,此时此刻,我只需要做一件事:心情不好。
因为,阳光明媚,天空湛蓝,如此美好的一天,正适合心情不好!
是不是觉得很奇葩?这算啥故事啊,一点教育意义都没有。
德国有不少类似这样的“没有教育意义”的绘本故事,我反而觉得它的意义更深远。
它告诉孩子们,你不必一直保持开心,更不必为了迎合别人让自己开心,不开心就是不开心,你可以尊重自己的感受。
这也是德国幼儿园老师在谈话中和我提到的。
他说,饼饼在幼儿园里,大部分时候很高兴,但也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哭一鼻子,或者某天比平时更敏感易怒,有负面情绪。
他强调说,哭和负面情绪,对孩子来说很重要。
他说的不是“没关系”,而是“很重要”。
这从侧面反应出来,幼儿园对她来说是一个“包容”的环境,她可以心情好,也可以心情不好,她不开心的时候可以表达出来,周围人可以接纳她的负面情绪。
一个活生生的人,当然会哭,会心情不好,会有负面情绪,这些都是很健康的信号。
她不会因为“负面情绪”受到指责或惩罚,她不需要为了迎合别人拧巴自己,没有比这更舒服的状态了。
有时候,我看饼饼和幼儿园孩子一起玩,觉得小朋友的社交真是暗流涌动。
每个娃在幼儿园里,都会有一个ta认为的最好的朋友,通常还有一个次好的朋(备)友(胎),以及三两个普通朋友。
但是,这个关系往往是会“错位”的。
我认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,但你最好的朋友可能是别人,我只是你次好的朋友,或者只是普通朋友而已。(好绕)
比如,饼饼最好的朋友是A,她每天放学都想等A一起走,但A觉得饼饼只是她次好的朋友,A最好的朋友是B。
于是,饼饼等A,A不跟她走,A想等B。
好几次,饼饼和A正玩得正高兴,只要B一出现,A就跑去和B玩了,留饼饼一人在风中寂寞。
饼饼肯定会觉得郁闷,但这就是社交常态,是成长必然经历的一课。
成年人交往不也经常这样么,我把你当朋友,你却为别的朋友插我两刀,越是痛的领悟,越是人间真实。
都说三岁以下的娃“无社交”,是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“我”,整个宇宙都是以“我”为中心往外扩散的,我觉得你应该和我好,你就必须和我好,不然我就没法理解。
三四岁之后,他们慢慢发现,“我”不是宇宙的中心,别人不会以“我”的意志做事,意识到这点是“社交”的前提。
沮丧吗?
当然啊,但沮丧完了,生活还得继续。
你去找你最好的朋友了,那我就先自己找点别的事做呗,或者我去找我次好的朋友,谁还没个备胎了。
老师对我说,饼饼喜欢A,但A却更喜欢B,这是大人不能干涉的,孩子的社交属于孩子。
当然了,孩子们有一套自己的社交规则,他们相互适应,老师也会给规则画一条红线:针对某个人的排挤和孤立,这是不会被容忍的。
任何自由都有边界,孩子必须知道什么是不被接受的,在这个前提下谈自由才有意义。
老师对饼饼的社交能力评价是“很高”,这让我大吃一鲸。
公号老姐妹都知道,饼饼是一个超级慢热谨慎内向的娃,这一点和我很像。
内向的娃 | 承认吧,你根本不懂内向孩子
内向的我 | 我骗了自己20年,是时候摊牌了
具体表现有:
从小班升到大班(并没有换幼儿园),她花了足足大半年才真正融入新班级,在这之前,她只会远远暗中观察别人玩。
她在班里只和几个固定的朋友玩,如果班里有一群人在玩,她就不知道该怎么加入。
平时路上遇到人,她绝对不会打招呼,每次都会背过身,脸贴在我腿上,用后脑勺对着人家。
和一个不熟悉的人见十次面以上,她才会开口说“你好”和“再见”。
无论从哪方面看,我都没法把扭捏的她和“社交能力很强”联想到一起。
德国幼儿园老师不这么认为。
他说,社交能力是一种长期的潜力,判断标准当然不是交朋友的速度和数量。
一个孩子在幼儿园里和别人迅速打成一片,经常是因为刚好爱好一致,比如喜欢轮流骑在对方身上互捶。
但是,从幼儿园毕业了,那些互捶的朋友会从生活中消失了,他还能在新环境中交到朋友吗?
说不准,得看情况。
问题来了,什么是“长期的社交潜力”?具体表现在哪里?
第一,她说话有礼貌。
你对人有礼貌,别人会觉得和你说话舒服,当然就更愿意和你相处。
这就是一个长期的社交潜力,比“现在在幼儿园有多少朋友”更说明问题。
第二,她尊重别人。
“让别人把话说完”是对别人的尊重,这也是在任何年龄和社交环境中都很加分的特质。
我觉得,她可能是在玩桌游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的影响。
玩桌游最基本的规则就是轮流行动,不管什么桌游,什么玩法,不管你手里的牌多么厉害,你多么会玩,都得默默等待你的turn。
在家里,她有时候也会故意在我和队友说话的时候,大声插一个别的话题,引起我们的注意。
我知道她想加入我们的聊天,所以会找一些她可以参与的话题聊,但如果当时我和队友确实要讨论一些她没法加入的事,我就让她先等等,等妈妈和爸爸说完了,就会专心和你说。
同理,我和饼饼在说话的时候,队友喊我问个什么,我也会让队友等着。
“让别人把话说完”是相互的,不是单向的“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”。
当然啦,插不插话,要根据事情的紧急程度权衡,“不插话”的动机是尊重,而不是永远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。
写得太走心,突然不知道怎么结尾了,好尴尬。
我写的“德国幼儿园老师才是育儿大V本人”系列文章,目的当然不是把他们的话当真理,而是偶尔听听不一样的观点,很多事都想通了。
好了,实在没话就不尬聊了。
姐妹们,看都看完了,记得点个“在看”,转个朋友圈,我就这点儿卑微的追求,你们可一定要满足我啊。
黛西
黛西推荐好物
黛西专辑精选